匡(匡姓读qiang还是kuang)
- 教育医疗
- 2025-07-17 16:00:25
- 1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匡字是什么意思
- 2、匡历史名人
- 3、匡的读音有几种
- 4、匡——每日一字·匸部字
- 5、匡字能组哪些词
- 6、匡的文言文解释及意思
匡字是什么意思
匡字有多重含义:纠正:匡字具有纠正、改正的意味。它象征着对错误或不正之事的调整和修复。帮助:匡也表示帮助、扶助的意思,暗示着给予支持或协助他人。估算:在某些语境下,匡可以表示估算、大致估计的含义。姓氏:匡是一个姓氏,如历史上的东汉名人匡孝波就是姓匡。
匡,读作kuāng。匡本义是古代盛饭用具,这一含义后来写作“筐”。“匡”是方形的器具,故引出了方正、端正之义,引申为动词就是扶正、纠察。“匡”由“方形”这一义引申出轮廓的意义,框、眶等字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分化出来的。现代汉语的“匡”主要用作姓氏。
匡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:纠正:匡字有纠正的含义,意味着对错误或不正之事进行改正或调整。帮助:匡也可表示帮助,即在他人需要时给予支持或援助。估算:在某些语境下,匡字还可以表示估算或大致估计的意思。姓氏:匡是一个常见的姓氏,如东汉时期的名人匡孝波。
“匡”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:纠正:匡正,指纠正错误或偏差,使事物回归正确或正常的轨道。帮助:在这个意义上,匡可以理解为扶持、辅助,如匡助,即指帮助、支持他人。估算:匡算,指粗略地计算或估计数量、时间等。姓氏:匡也是一些人的姓氏,如历史上的东汉名人匡孝波等。
匡字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本义:饭器:在甲骨文中,匡与盛饭的器皿有关,尽管字形中有羊,但金文中则明确表示为土生草木妄生之意,并与簠通假,都是指盛饭用的器皿。篆文中还有竹字头的“筐”,表示竹编器皿,说明匡最初与盛放食物的器具相关。
匡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:纠正:匡在此含义下,表示对错误或不正之事的改正和纠正。帮助:匡也可以表示帮助、扶持的意思,指在某方面给予支持或协助。估算:匡在某些语境中,还可以表示估算、大致计算的意思。姓氏:匡也是一个姓氏,如历史上的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姓匡。
匡历史名人
1、河北历史上的名人有:扁鹊,名秦越人,勃海莫人,春秋战国时代名医;蔺相如,战国名相,河北曲阳县人,英勇大义,智慧宏达,千古佳谈;廉颇,战国四大名将,慷慨重义,以勇气闻于诸侯。
2、贾姓历史十大名人有:贾岛、贾思勰、贾佗、贾逵、贾谊、贾似道、贾复、贾充和贾昌朝。贾岛 贾岛(779年—843年),字阆(làng)仙,一作浪仙,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(今河北涿州)人。自号“碣石山人”。唐代诗人,人称“诗奴”。
3、秦始皇:秦朝的创立者,统一六国,建立了强大的秦朝,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制度。 刘邦:汉朝的开国皇帝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。 诸葛亮: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,被誉为卧龙先生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4、我推荐的历史名人故事如下: 岳飞:南宋抗金名将,精忠报国,奋勇杀敌,为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。 屈原: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,忧国忧民,因忠谏而被贬,最终投江自尽。 项羽:西楚霸王,英勇善战,最终在与刘邦的决战中失败,自刎乌江。 诸葛亮: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智勇双全,为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业发出的呼声和宣言。
匡的读音有几种
百家姓中匡字读音有多种:kuāng,但是民间大多都是念piang。源于上古匡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商王沃丁封其子羊于一个叫匡国的部落(今湖北省东部大别山西),建立侯国,是为匡侯。kuāng。源于地名,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匡邑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是为河南匡氏。kuāng。
“匡”的普通话读音只有一种,即kuānɡ。基本读音:“匡”在普通话中的标准读音是kuānɡ,这是一个固定的发音,不随语境或词性的变化而改变。字义解释:“匡”字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被解释为盛东西的方形竹器,后来引申为方正、端正的含义,也可以表示帮助、辅助等意思。
匡,普通话读音为kuānɡ。“匡”字,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的解释为“饮器,筥也。从匚?声。筐,或从竹。去王切”。“匡”的基本含义为盛东西的方形竹器,如匡子(框子);引申含义为方正;端正,如匡坐(正坐,端坐);帮助;辅助,辅佐,如匡尧(辅佐明君)。
匡的读音:[ kuāng ] ,只有这一个读音。在姓名上也读[ kuāng ] 。匡的基本解释: 纠正;匡正。 救 :匡救。 辅助,帮助 :匡助。匡我不逮(帮助我所做不到的)。 粗略计算,估计,预料 :匡算。 古同“筐”。 姓。
匡姓的读音多种多样,主要源于不同的历史渊源。源流一来自姬姓,源于春秋时期鲁国施孝权家臣句须,其后裔以封邑“匡”为姓,读作kuāng。北宋时期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,部分人改姓康,但后来有的恢复为匡氏。源流二源于上古匡国,汉朝丞相匡衡即其后裔,读作kuāng。
匡——每日一字·匸部字
1、匡,甲骨文字形描绘了“匚”内有一只羊,金文则显示为“匚”内为“”,“”的下部是土,上部是生,许慎解释为草木妄生之意。在金文中,匡与簠常通假,两者都是阳部韵,音同声相似,都是盛饭的器皿。篆文除了“匡”还有“筐”,表示竹编器皿。《说文解字·匚部》解释:“匡,饮(饭)器,筥也。
2、“匡”字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本义:饭器或筐:甲骨文中,“匡”字描绘的是“匚”内有一只羊,而金文中显示为“匚”内为“?”,许慎解释为草木妄生之意,但在此处更可能表示盛饭的器皿。篆文中还有“筐”字,专门表示竹编的器皿。因此,“匡”最初可能指盛饭的器皿或竹编的圆筐。
3、匡,甲骨文字形里有羊,金文则在匚内是“”,代表土生草木妄生之意。古音属阳部韵,与簠通假,都是盛饭用的器皿。篆文除匡外,还有竹字头的“筐”,表示竹编器皿。《说文解字》中,匡是饭器,应为筐,许慎误记。段玉裁解释,匡原本是盛饭的筐,引申为匡正后分成意义不同的字。
4、匡字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本义:饭器:在甲骨文中,匡与盛饭的器皿有关,尽管字形中有羊,但金文中则明确表示为土生草木妄生之意,并与簠通假,都是指盛饭用的器皿。篆文中还有竹字头的“筐”,表示竹编器皿,说明匡最初与盛放食物的器具相关。
匡字能组哪些词
1、匡字可以组成的词语包括: 匡算:指在没有直接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的估算,常用于经济、工程等领域。 匡复:指恢复,如疾病恢复或原本状态的复原。 匡扶:指扶持、支持,多用于形容正义的力量。 匡正:指纠正错误或不当行为。 匡山、匡庐:指特定的山名,其中“匡”字寓意匡扶正义。 匡谬:指纠正错误。
2、在汉语中,匡字是一个常用的部首,常用于表示纠正、扶助、整治等意义。
3、此外,还有一些由“匡”字组成的词汇,如匡佐、匡助、匡拯等。其中,“匡佐”意味着辅佐、协助,强调的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和支持;“匡助”则是指提供援助和帮助,共同克服困难;“匡拯”则指的是救援、救助,体现了对他人困境的关怀和帮助。
匡的文言文解释及意思
1、又如:匡坐(正坐,端坐);匡士(正直的读书人);匡床(文正宽大的床;安适的床);匡勑(正直谨慎) (16)〈形〉安适〖fortable〗 如:匡咏(安适吟咏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1303031) 文言文的翻译、解释、理解 【注释】 匡衡:西汉经学家 逮:到,及。 不逮,指烛光照不到。
2、在文言文中,“匡”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:纠正:表示对错误或不正之处的改正。救:有拯救、解救的含义。辅助,帮助: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协助和支持。姓:“匡”也是一个姓氏。以上是对文言文中“匡”的主要解释。
3、“太宗将诛萧墙之恶,以匡社稷,”这一句中,匡是纠正的意思。1 纠正,匡正 善则赏之,过则匡之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2 拯救 匡乏困,救灾患。3 辅助,辅佐 上匡天子。——《三国志》4 “筐”的古字。容器名 5 “框”的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