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码科技 > 正文

包含苹果遭集体诉讼信息泄露的词条

摘要: 本文目录一览: 1、2023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网络安全事件 2、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2023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网络安全事件

供应链攻击的典范:MOVEit Transfer数据盗窃事件。该事件由Emsisoft报道,MOVEit Transfer服务器曝出的漏洞导致2706个组织遭受勒索软件攻击,泄露超过93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。间谍软件攻击的复杂性:三角测量行动,利用4个零日漏洞对iPhone设备进行监听,自2019年起已用于监听用户。

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故障: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禾赛科技,因闰年虫bug导致激光雷达系统瘫痪,影响了大量采用其产品的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,显示出软件安全的重要性。 丰田数据泄露波及200万车主:日本巨头丰田汽车的长达十年的数据泄露事件,暴露了215万车主的隐私信息,警示数据保护的脆弱性。

LockBit在2022年的勒索软件攻击中占据三分之一份额,远超其竞争对手,已攻击1000多个受害者,是老牌勒索软件组织Conti的两倍以上,Revil的五倍之多。LockBit的攻击范围遍及北美、欧洲和亚太地区,尤其针对信息技术、制造、政府、网络安全和国防等关键基础设施行业。

暴露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性问题。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深度关切。“武汉妈妈”事件:母子离世后遭遇网络暴力。展示了舆论监管的紧迫性,以及教育部门在舆情风暴中的应对挑战。交通意外酿成校园悲剧: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再次成为焦点。食堂卫生问题频发: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事件触发全国关注。

五一酒店民宿价格波动五一假期前,民宿涨价和毁约现象引发关注,市场监管加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。 消防安全与食品安全火灾与食品安全事件牵动人心,如浙江武义火灾、#食品卫生问题#等。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,如商汤科技的语言大模型和天猫精灵的技术应用,成为网络关注点。

在2023年上半年,64%的网民表示在过去半年的网络使用中未遇到安全问题。当网民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,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比例最高,达到了22%;其次是网络诈骗,占比0%;遭遇设备中病毒或木马的情况相对较少,为0%;而账号或密码被盗的比例最低,仅为2%。

索尼为PSN黑客攻击买单1.71亿美元,用户信息被盗影响几何?

索尼PSN黑客攻击事件导致用户信息被盗,对用户和公司均产生重大影响。对用户的影响: 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:约1亿多份用户个人信息遭到泄露,包括用户名、密码、联系地址等敏感数据,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身份盗窃、垃圾邮件发送、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。

综上所述,索尼PSN黑客攻击事件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,但索尼已采取措施加强保护。用户也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。

个人信息和航班信息泄露,被骗5000元

个人信息和航班信息泄露,被骗5000元,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: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渠道:迅速拨打当地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(如110),或前往就近的派出所进行报案。

向互联网管理部门、工商部门、消协、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。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举报热线为“12377”。向公安部门报案。个人在被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,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,以减少或挽回损失。向侵权人索赔。

短信和微信内容:首先,务必保留好所有与订票相关的短信和微信聊天记录,这些将是后续投诉和维权的重要证据。订单截图:在同程旅游的订单页面截图,确保包含订单号、航班信息、支付金额等关键信息。投诉举报: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:拨打12315,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同程旅游的不当行为,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。

核实航班信息:不要轻易相信短信中的航班取消信息,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网站、客服电话或官方APP等官方渠道进行核实。警惕链接和附件:诈骗短信中可能包含钓鱼链接或恶意附件,点击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。因此,收到短信后,切勿随意点击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。

第五,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。未来,确保在使用互联网、分享个人信息时,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。例如,使用双重认证、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、定期更改密码等,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。最后,保持警惕和积极沟通。与银行、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任何可能受到影响的机构保持联系,了解他们提供的安全建议和可能的应对措施。

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

1、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,但是如果个人信息只是被泄露,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,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。只有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,并且由确凿的证据,去报警公安机关才会立案。对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2、及时报警:向公安机关报案,提供泄露个人信息的证据,以便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和处理。联系相关机构: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给特定的机构或企业,可以联系这些机构或企业,要求他们采取措施防止信息进一步泄露,并了解他们是否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。

3、身份证姓名泄露后,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:报警:如果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引发不法行为,如诈骗、身份盗用等,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。报警可以确保警方及时介入,防止信息被进一步滥用,并在必要时提供证据,协助警方调查。保留证据: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,务必保留相关证据。

4、身份信息泄露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:立即挂失身份证:一旦发现身份信息泄露,应尽快携带本人有效证件(如护照、驾驶证)到就近派出所挂失身份证。挂失后,旧身份证在部分系统可能仍能使用,因此补办新身份证后,务必提醒银行、运营商等重要机构更新身份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