兮甲盘(兮甲盘铭文)
- 教育医疗
- 2025-07-18 23:05:39
- 2
本文目录一览:
兮甲盘简介
1、兮甲盘,西周晩期的青铜器,宋代出土,铭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。内容记载了兮甲(即尹吉甫)跟随周宣王征讨玁狁,并对南淮夷征收赋税贡品的事件。在古籍中,对于此器的名称有多种表述,清代吴式芬在《攈古录》卷三中将其称为兮田盘,吴大澄在《愙斋集古录》卷十六中称之为兮伯盘,方浚益在《缀遗斋彝器考释》卷七中则称其为兮伯吉父盘。
2、兮甲盘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,以下是其简介:出土时间与背景:兮甲盘在宋代出土,是西周晚期的重要文物。铭文内容:铭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,主要记载了兮甲跟随周宣王征讨玁狁的军事行动,以及他对南淮夷征收赋税贡品的相关事宜。名称多样性:在古籍中,对于此器的名称有多种表述。
3、兮甲盘:此生得见便足矣存世唯一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青铜重器。国学大师王国维对兮甲盘赞誉有加,称此种重器,更在毛公诸鼎之上。 它的出身高贵豪华:经王国维考证,兮甲盘的原主人为西周朝太师尹吉甫,他不仅是西周大政治家、大军事家,还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采集者和编撰者,被称为中华诗祖。
4、兮甲盘,也称兮田盘、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,西周晩期青铜器。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哪些(简介)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,煮或盛放鱼肉用。大多是圆腹、两耳、三足,也有四足的方鼎。鬲(li,音历) 煮饭用:一般为侈口、三空足。甗(yan,音演)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。全器分上、下两部分,上部为甑,置食物;下部为鬲,置水。
曾被人用来烙饼的稀世珍宝,兮甲盘背后有何历史故事?
1、兮甲盘铸造于西周宣王五年(公元前823年),记述了尹吉甫遵照天子之命征伐严允,获得战功而受赏赐的事迹。此盘对于研究西周官制、战争、封赏、税赋、奴隶、贸易管理、文化及体制具有重要意义。元朝时期,兮甲盘曾被用来烙饼。据陆友仁记载,兮甲盘被收藏家鲜于枢发现时,已被折断盘足作为饼盘。
2、兮甲盘记述了尹吉甫遵照天子之命征伐严允,获得战功而受赏赐这件事。此盘对于研究西周的官制、战争、封赏、税赋、奴隶、贸易管理、文化及体制具有重要意义。元朝时,兮甲盘曾被用来烙饼元朝书法家、藏书家陆友仁记录到:元朝宰相鲜于枢,喜收藏。
3、兮甲盘是在宋朝时期重见天日的,所以在南宋时期,它原本一直被收藏在绍兴内府之中。后来因为南宋战乱不断,这才让原本被好好保存着的兮甲盘开始过上了流浪的苦日子。据说刚开始的时候,它曾被一对平民身份的夫妻拥有。
兮甲盘的铭文内容
兮甲吉甫遵王命,克敌执俘,凯旋归来。宣王赏赐兮甲吉甫四匹良马,一辆軥车。宣王又命兮甲吉甫东去成周(洛阳)掌政执法,责令四方交纳粮赋。至于南淮夷、淮夷,原向我周朝交纳贡帛的农人,不得欠缴贡帛、粮赋。他们来往、经商,不得扰乱地方和市肆。若胆敢违反周王的法令,则予以刑罚、征讨。
兮甲盘铭文:淮夷旧我(帛)畮人,毋敢不出其(帛)其责(积)。其进人,其贮,毋敢不即(次),即市。敢不用命,则即刑伐。其隹(惟)我者(诸)侯、百姓,厥贮毋不即市,毋敢或入蛮贮,则亦刑。
铭文内容:铭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,主要记载了兮甲跟随周宣王征讨玁狁的军事行动,以及他对南淮夷征收赋税贡品的相关事宜。名称多样性:在古籍中,对于此器的名称有多种表述。
兮甲盘铭文及解释
兮甲盘译文(吉世芳、吉家林、吉建军 收集整理)周宣王五年三月(月晦)庚寅日,宣王最初下令讨伐玁狁,逐之太原。兮甲吉甫遵王命,克敌执俘,凯旋归来。宣王赏赐兮甲吉甫四匹良马,一辆軥车。宣王又命兮甲吉甫东去成周(洛阳)掌政执法,责令四方交纳粮赋。
兮甲盘的解释也称兮田盘、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。 西周 晚期青铜器。 宋 代出土。铭文一百三十三字。记述 兮甲 (即 尹吉甫 )随从 周宣王 征伐 玁狁 ,对 南淮夷 征收赋贡之事。
兮甲盘铭文:淮夷旧我(帛)畮人,毋敢不出其(帛)其责(积)。其进人,其贮,毋敢不即(次),即市。敢不用命,则即刑伐。其隹(惟)我者(诸)侯、百姓,厥贮毋不即市,毋敢或入蛮贮,则亦刑。
兮甲盘,又称兮田盘、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,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铜器。它在宋代被发现。铭文共有133字,记录了兮甲(即尹吉甫)跟随周宣王征讨玁狁以及对南淮夷征收赋税和贡品的事迹。这一记载为后世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盘上铭文是伪造的,采用了一种腐蚀法,即通过硝酸或三氯化铁等强酸在金属表面腐蚀形成字口。这种方法制作的铭文,虽能避免刀凿痕迹,但也存在许多破绽,如笔划过肥、笔道不清晰等问题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的伪“兮甲盘”,其盘上铭文的破绽是最好的证据。
兮甲盘的词语解释是:也称兮田盘_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。西周_期青铜器。宋代出土。铭文一百三十三字。记述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_狁_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。清吴式芬《_古录》卷三作兮田盘_吴大澄《_斋集古录》卷十六作兮伯盘_方浚益《缀遗斋彝器考释》卷七作兮伯吉父盘。